主页 > imtoken钱包苹果版下载 > 《中国金融》|区块链的本质特征

《中国金融》|区块链的本质特征

imtoken钱包苹果版下载 2023-06-25 10:18:34

比特币等于区块链吗_比特币区块链交易查询_区块链的特征及其与比特币的关系

作者|张维定凯燕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区块链的特征及其与比特币的关系,《清华金融评论》杂志》

文章|中国金融2017年第18期

区块链的特征及其与比特币的关系_比特币等于区块链吗_比特币区块链交易查询

近年来,随着应用的逐步普及,区块链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虽然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但关于区块链的讨论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理性。 基于分布式记账、集体契约、智能共识等机制,区块链技术初步呈现出去中心化、公开共享、真实可靠等信息特征。 自区块链诞生以来,人们就一直关注去中心化。 但在讨论趋于理性的今天,笔者认为区块链的本质特征并不是去中心化。 在信任是一切交易基础的前提下,区块链技术并不一定意味着去中心化。 借助技术和算法获得自信任是区块链的本质特征。

区块链并不一定意味着去中心化

在区块链技术出现之前,传统互联网是信息互联网,它凭借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带来了一场信息革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垂直发展,以比特币为基础的区块链技术的诞生一度被业界视为新一代革命。 该技术凭借“不需要任何可信任的第三方”的特点,挑战传统互联网的点对点系统。 系统。 一方面,在传统互联网技术下,互联网价值的传递必须通过一个中心化的组织来记录。 例如,现有的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重支付系统,通过中央银行的借方和贷方实现价值传递; 再比如,微信钱包支付功能也需要借助中心化的第三方借记贷记。再比如,互联网金融(如P2P网络借贷)无法直接实现价值传递,需要依赖中心化机构的中心化记账实现价值传递。 另一方面,互联网并没有有效保护有价值的信息。 尽管版权保护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但现有的互联网体系并没有完全实现价值传递。 无论是互联网信息还是文件信息本身,都可以无限复制。 同时,“双花”和价值重用的问题一直存在,早期数字货币的发展也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 在传统互联网技术下,在区块链技术诞生之前,数字货币的发展一直需要中心化或中介机构的帮助。 由于缺乏中心化机构,当一笔资金从 A 转移到 B 时,接收方无法确定这笔资金之前是否已经花掉,是否被重新使用,这严重制约了早期数字货币的发展。

在区块链系统中,所有信息都有记录且不可篡改,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变得简单。 A、B甚至多方进行交易时,通过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获得信任后,无需将信任证明权转移给中心化机构或大量第三方中介机构,也无需转让法律。 从这个角度来看,区块链技术并不一定意味着去中心化,其最重要的特点是自信任:通过加密算法、解密算法、时间戳等一系列数学方法,解决“双花”问题,实现自信心。 相信。

区块链原理:“火爆”技术带来的信任

在比特币场景下,所有交易都记录在区块链系统中,参赛者需要通过SHA-256找到幸运数(Nonce)才能完成一个区块。 SHA(Secure Hash Algorithm)算法是单向的,幸运数字只能一个一个随机查找,不能反向查找。 需要多次计算,找到符合规则的结果,成功写入区块,最终赢得比赛。 记账权限、计算速度、硬件设施、时间成本都是影响整个过程结果的重要因素。 在计算过程中,不需要中心化组织记录交易信息,任何节点都是平等的,这些相互平等的节点通过竞争获得建立区块的权利。 在这种区块链技术下,生成公钥和私钥。 用公钥(类似于邮箱名)加密后,只能用对应的私钥(类似于邮箱密码)解密。

从这项技术来看,时间戳技术的记录使得区块链能够记录所有的历史数据,任何一个节点都在同一份数据下进行计算,使得节点之间相互信任,从而解决了“双花”问题”。 ”问题。从技术角度来看,信任是区块链价值传输的基础,是区别于传统互联网技术的本质特征。

信任要求规则和交易记录不可篡改,这需要极高的技术成本。 比特币所依赖的区块链技术的加密算法难度很高,成功写入一个区块的成本(包括时间和资金成本)非常高,而高昂的时间和资金成本直接带来的好处是系统高度安全且难以篡改。 相反,如果一个算法消耗的各种成本低,那么它的安全系数也会低,更容易被破解。

区块链应用场景:中心化的“显性”与“隐性”

公链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读取和发送交易相关信息。 公链是脱胎于比特币的典型区块链技术,比特币是公链应用最成熟的领域。 比特币依托于公链技术区块链的特征及其与比特币的关系,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市值遥遥领先于其他数字货币。 比特币也被称为“黑市交易中最可靠的货币”。

自中本聪2008年发邮件以来,就宣布利用区块链进行去中心化,其创始人也致力于建立一个完全非中心化的组织,依靠点对点实现价值传递。 实际情况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公链本质上并不是去中心化的。 比如比特币的运营平台背后还是有人制定规则,雇人维护系统。 所有的运营平台和运营规则仍然处处存在第三方。 不仅是比特币,莱特币、瑞波币、以太坊等其他数字货币所使用的区块链技术,也有中央机构为加密算法制定规则,并不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联盟链通常使用有限数量的组织作为节点。 在这些相互联系的节点之间,节点成员通过某种协调方式共享信息,提高效率。 在如今的发展过程中,利用区块链安全、不可篡改的优势,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让交易更加透明,成本更低。 因此,联盟链被视为一个具有快速发展潜力的领域。

从应用来看,不少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探索联盟链技术的应用,并积极抢占联盟链应用的话语权。 例如微众银行与多家银行借助联盟链实现跨区域合作,上海保交所与9家保险机构合作通过区块链数据交易技术验证。

联盟链虽然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但只是在几个机构内部共享。 它是在某些现有系统的基础上,牺牲一些去中心化的特性来提高运行效率的系统。 联盟链本身就具有中心化的特点。

私有链通常应用于企业或组织内部。 在私有链场景下,所有的记账和确认权限只由某个组织或机构控制。 私有链应用场景不对外开放,仅在内部运行。 从以上特点来看,只有小部分用户可以使用私有链,这自然是一个带有中心化基因的系统,它的存在本身就放弃了大部分去中心化的特性。 因此,私有链的存在在业内颇受争议。 极端观点甚至认为私有链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它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但也有观点认为,如果建立在共识机制的基础上,私有链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区块链的未来:基于信任的价值传递

区块链具有显着提高登记、发行、交易、转让、交割和清算效率,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等优势,从最初的比特币开始,区块链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在被广泛使用在银行和证券公司等金融系统中。 可以看到区块链的“影子”。

在我国,区块链的“落地”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在支付宝、微众银行、京东等机构都能看到区块链的应用场景。 政府机构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案例也层出不穷。 例如,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积极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南京试点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字首号信息流通平台,推出法定数字货币。 反洗钱、防贿赂等追溯资金来源的应用也在探索中。 上述应用更多基于中央银行提供的信任体系,中央银行在其中扮演着支付结算、担保、提供信任等角色。 这也再次印证了区块链并不一定意味着去中心化。

继续畅想区块链的未来。 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各种产权登记、产权交易、财产登记、婚姻证明等; 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版权保护,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更可以发展数字货币等。从价值传递的角度展望:如果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好,互联网可以实现价值互联和价值传递,最终这项技术将是革命性的。 未来只要有信任关系,就可以使用区块链。

可见,上述应用并没有依托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而是借用其自信任特性来实现交易和价值传递。 值得强调的是,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需要更多的自信任特性。 金融的交换本身就是一种信用关系,金融的发展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 信任和信用是一切金融交易的基础,所有的价值传递都希望交易双方达成信任关系。 这是区块链各种应用场景都会用到的核心特性。

政策建议:获得信任是基础

区块链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其实与自身的技术实现有关。 截至目前,该技术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目前区块链的交易效率不高,所需的交易验证时间和成本较高,难以满足当前巨额交易的需求。 其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比如电力资源。 第三,区块链存储所需容量极大,对网络带宽提出挑战,难以满足外汇、股票等大规模交易需求。 第四,虽然区块链基于非对称加密技术,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该技术并非没有漏洞,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如何与现有金融体系融合,技术升级改进带来的硬分叉问题,也是区块链发展中值得关注的挑战。

整体来看,上述缺陷的存在使得区块链不具备与金融系统对接的成本优势,使其无法满足财产等经济金融中大量交易活动的需求。权益交易活动、房地产交易活动、证券登记托管等。区块链要发展,最重要的是通过技术和算法获得自我信任,进而实现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 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默顿所指出的:“建立在‘信任资产’的基础上,技术帮助专业公司扩大影响范围,将他们的资产管理经验带给更广泛的受众和客户。” ■